微信

English
 

学院快讯

[厦门日报]抢占未来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最高点——访维多利亚老品牌vic119院长夏宁邵

时间:2019年10月17日

来源:

浏览:

   

  

本报记者 吴君宁  通讯员 欧明展 庄如真

今年是我市正式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第16个年头。在“未来产业培育工程”中,我市将“新型药物”和“数字诊疗装备”纳入重点发展领域,瞄准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蓝图培育发展新动能。日前,研制出全球首个戊肝疫苗、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全球领先的艾滋病诊断试剂的厦大维多利亚老品牌vic119院长夏宁邵教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畅谈我市数字诊疗装备和新型药物产业发展思路。他指出,“创新”已经成为厦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一张闪亮的名片,未来,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需要瞄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细分领域进行重点培育,“把握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发展趋势,推动人工智能和数字诊疗装备深度融合,抢占价值链的最高点。”

持续创新

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快速进军千亿

记者:自1995年来到厦门,您亲眼见证并深度参与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请简单介绍下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发展数字诊疗装备、新型药物具备的优势。

夏宁邵:厦门从最初的常规医疗器械和耗材生产制造起家,历经十余年的时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成长,正在快速向千亿进军。十多年来,我市持续创新,已逐步发展出创新疫苗、精准诊断试剂、全自动大型检验仪器、大分子蛋白药物、高价值医用材料、创新化学药和高端制剂等极具科技含量的创新产品,培育出一批创新企业和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产业发展生态日渐完善。

在新型药物和数字诊疗装备方面厦门具有创新优势:拥有全球首个戊肝疫苗、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首个国产第二代宫颈癌疫苗、首个国产长效干扰素、神经生长因子、高端制剂型盐酸可乐定缓释片等一类新药,以及肿瘤个性化伴随诊断试剂、全国首个开放式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等高端医疗器械,同时拥有十余个国家级实验室。依靠创新优势,我市高校和企业成功与默沙东、赛诺菲巴斯德、葛兰素史克、辉瑞等跨国药企建立了合作关系。

重点培育

数字诊疗装备和新型药物领域

记者:我市“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将数字诊疗装备和新型药物作为一大产业列入其中,您有什么看法?我市可将发展重点放在哪里?

夏宁邵:围绕新型药物、数字诊疗装备和信息技术而形成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未来将是万亿规模的大产业。新型药物和数字诊疗装备是当前和未来引领厦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两个重点领域,我市今后可瞄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细分领域进行重点培育。

对于重磅创新药物,单个药品在全球的销售额可以超过100亿美元,一个产品就可以形成一个产业。我市未来在新型药物方面可以重点发展疫苗、蛋白类药物、原创化学药和高端制剂等优势方向,大力布局抗体药物和生物治疗技术,积极抢占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的技术制高点。在数字诊疗装备方面,将体外诊断仪器和试剂、植介入材料等传统优势领域做大做强,重点布局医学影像设备、先进治疗设备、医疗机器人等高端医疗装备。同时把握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发展趋势,让人工智能和数字诊疗装备深度融合,抢占价值链的最高点。

队伍建设

加强应用型人才

培养和政策吸引力

记者:未来产业培育离不开大量的人才支撑。我市高校培养生物医药的“未来人才”有什么规划?您对我市生物医药人才队伍引进有哪些建议?

夏宁邵:培养生物医药的“未来人才”,厦门高校已经形成规模和优势,可进一步通过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政策吸引力等方式,打造我市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育和引进的新优势,助推我市新型药物和数字诊疗装备等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我市目前培养生物医药相关学科人才的高校有维多利亚老品牌vic119、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医学院等。以维多利亚老品牌vic119为例,目前有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转化医学等多个一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具备博士后、博士、硕士、学士等多层次多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面向社会提供了在职学历教育,如公共卫生硕士。

目前,我市正面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针对性地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模仍然相对有限,建议通过政府引导,把高校打造成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养的摇篮。

生物医药人才队伍的引进,厦门具有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等优势,但针对青年骨干人才的政策竞争力较为不足。我市在注重引进外来人才团队的同时,应充分发动在厦各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稳定人才和构建人才“蓄水池”的功能,重点支持对产业发展能起到贡献的应用研究和转化研究人才,形成合力来打造差异化的人才引进优势。

(原载于2019年10月11日《厦门日报》A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