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English
 

学院快讯

本科生系列学术沙龙——潘懋元周末学术沙龙文化及海峡两岸话题

时间:2017年07月03日

来源:

浏览:

维多利亚老品牌vic1192016-2017学年第三学期

本科生系列学术沙龙-4

 ——潘懋元周末学术沙龙文化及海峡两岸话题


经过前三次反响喜人的学术沙龙后,630日迎来了第四次学术沙龙活动。本次特邀沙龙嘉宾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秘书长、维多利亚老品牌vic119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张宝蓉老师,分享“潘懋元周末学术沙龙文化及海峡两岸话题”。沙龙由副院长林忠宁教授主持,参加人员是:2013级预防医学24名本科生以及预防医学系刘衡川、范春、林育纯、江宜珍、赵苒、何承勇老师。

图一 林忠宁教授介绍沙龙主讲嘉宾


图二 张宝蓉老师分享沙龙文化


上半场以沙龙文化为主。张宝蓉老师由“闲暇的艺术”、“休闲的好奇”娓娓展开沙龙的起源,将沙龙入华演进历史层层推开,从民国初期蔡元培将沙龙文化引入燕园,到建国初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再到七八十年代思潮喷涌文艺沙龙复兴,沙龙文化在华落地生根,历久弥新。就学术沙龙,张宝蓉老师指出其四大作用:沟通交流、启蒙教育、学习成长、科学研究;以及四大特点:广泛性、活跃性、平等性、共享性,引起老师和同学们对我院沙龙开展情况的反思。


图三 范春教授(左)、刘衡川教授(中)沙龙讨论


紧接着,张宝蓉老师展示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学术泰斗潘懋元先生创办学术沙龙30余年历程。潘先生以“爱”和“分享”出发,以其丰富的学识和丰厚的人生积淀,将对学生生活的关心和学业的指导融入沙龙中,不仅是思维敏锐的学术巨匠,还是平易近人充满爱心的人生导师,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自由讨论、平等对话、启迪思维、追求真理”。    

特别是张宝蓉老师提到沙龙的传承问题,采取的广征众意、多方合作、跨多学科等思路,再次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共鸣。“潘懋元的周末学术沙龙”是我们厦大的品牌,是我们学习的样板。预防医学系老师们表示:有样板参照,对进一步办好“本科生学术沙龙”充满信心。


图四 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


下半场以海峡两岸话题为主,从2008年以来两岸高等教育交流情况切入。张宝蓉老师指出,自2008年起两岸高等教育交流步入新阶段,在对台交流政策、大学生交流合作等方面均有巨大进展,呈现出双向多元、均衡互动、辐射多区等良好态势。然而,不确定的政治形势赋予两岸关系发展的不确定性,两岸文化关系认知差异亦赋予两岸关系相对脆弱性,相关制度、政策仍具局限性。探寻两岸高等教育交流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来自台湾的江宜珍老师就此评论,她提出怀有同理心、从公民个人做起等观点引人深思,举例台湾在社区养老方面体现的人文关怀值得大陆学习,大陆对教育的重视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值得台湾学习,表明双方需各自发挥所长,开拓进取,同时她应对不同文化时的身体力行,表达了对两岸关系抱有的巨大信心。


图五 江宜珍老师发表对两岸教育、文化看法


以开放、共享的沙龙文化作引,多元、复杂的两岸文化为结,张宝蓉老师以其专业性和感染力、亲和力,带领同学们走进了一个奇妙的文化空间。使同学们感受到沙龙文化的无穷魅力,点燃了同学们对沙龙活动的无限热情,并将潘懋元先生谆谆教诲时的长者形象印刻在脑中;高等教育中映射出的两岸文化交流进程也加深了同学们对两岸关系的了解,使同学们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两岸问题。正如江宜珍老师提到的,她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都应当时刻怀抱积极的心态,理解、承认、适应文化间的差异,以时间的推手,以期减少、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一点一滴地汇聚起祖国的凝聚力。不论是沙龙文化,还是两岸文化,我们都当保持积极的心态,承认不同的文化,适应不同的文化,以时间的推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非急于一时扭转。文化如水,琢物于无形,华夏五千年悠悠长河,其命脉唯文化是也,文化不断,吾国岂可不存?


(维多利亚老品牌vic119预防医学2013级本科生杨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