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English
 

学院快讯

[学校主页]厦大“头脑风暴”吹向全球

时间:2013年06月21日

来源:

浏览:

厦大“头脑风暴”吹向全球

 

五年亮丽数字

党的建设

  过去五年,厦大共发展党员14953人,截止到2013年4月,学校现有党员14167名。

自主创新

  过去五年,厦大科研经费年均递增21.6%。

  在《科学》和《自然》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九位,论文总被引次数居全国高校第四位。

  新增2个国家级实验室、19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基地。

  自然科学研究成果1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项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获中国专利奖金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保持在全国高校前十位,2013年居全国高校第六位;635项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科建设

  今年教育部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中,厦大共有24个一级学科参加评估。在这些学科分别进行的排名中,厦大有5个一级学科进入了前五名,分别为海洋科学、统计学、应用经济学、民族学、工商管理;另有11个学科进入了前十名,分别为教育学、戏剧与影视学、化学、理论经济学、中国史、世界史、法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生态学、公共管理,入选数位居全国高校第15名。

  美国科技信息所推出的确定特定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影响力的ESI排行榜中,厦大有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入选数并列全国高校第14名。分别是: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动物与植物、环境与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物理。

民生保障

  推出学生免费米饭等举措,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累计发放各类奖贷助学金8.7亿元。

科技成果点击

  过去五年,厦大在理工科取得的成绩,不乏世界级水平的,这里摘列一二:

  焦念志教授提出的“微型生物碳泵”理论框架,揭示了海洋储碳的新机制,开辟了海洋碳循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田中群教授课题组提出建立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方法,由此建立了超高灵敏度的通用检测衡量化学物质的方法;

  韩家淮教授课题组发现了可调控细胞死亡方式的人体蛋白激酶,为治疗与细胞坏死的相关疾病提供了全新思路和方向;

  戴民汉教授课题组关于“低纬度近海碳的源汇格局与调控机理”的研究,为解决世界陆架边缘海的源汇作用问题提供了新的数据和思路;

  蔡伟伟教授课题组关于石墨烯热输运性质的研究,成功定量得出同位素对石墨烯声子输运的影响,有助于帮助发展新的二维热输运理论,并在芯片制冷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以谢素原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成功合成了一系列碳原子数在50—80之间的新型富勒烯,不仅丰富了富勒烯家族,还为认识和研究富勒烯的特殊功能、拓展富勒烯的应用范围创造了重要机遇和物质基础。

社科研究亮点

  厦大东南亚研究为国侨办提供了大量东南亚侨情和侨务工作咨询报告,这些咨询报告均获得国侨办的采纳。

  厦大的台湾研究为大陆对台决策咨询提供科学的参考,多次精确预测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2010年底,厦大在台北设立“台北研究室”,成为大陆涉台研究机构在台湾设立的首家研究基地。

  厦大高等教育研究院的教授们,一直在为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撑。

  根据“杨伯翰大学全球大学会计学科排名”,厦大会计学名列中国大陆第1位,世界260位;其中税务会计档案研究居45位,财务会计档案研究居139位。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每年两次定期发布预测和政策模拟结果。今年年初,面向全球发行英文版《中国宏观经济展望》,是我国首个向世界发行的英文版中国宏观经济报告。

  (文/本报记者 佘峥 通讯员 李静 图/本报记者 姚凡)

 

  应该说,在业内,人们都认同一点:无论是在外的声誉,还是内在的实力,过去五年,厦大一直在走上坡路。在这方面,科研成果最具说服力——一所大学的实力,科研水平占了很大的权重。

  但是,对于外行人来说,要如何理解大学主要以公式和符号表现出的科研成果?

  我们权衡之下做出的选择是:与其引用晦涩的术语,或是抽象的“世界先进”,不如通过一段幕后故事、一个风行出版指数、两个权威排行榜,从感性到理性,来看看厦大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当然,它们或许都只是一个个侧面,但是,它们应该会让我们对这所大学的了解和认知更加形象和丰满。

一个故事

  养生堂总裁注资上亿元支持厦大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究团队,理由之一是他们总是工作得比别人晚。13年后,这支团队研制出了令厦大大出风头的全球首支戊肝疫苗

  最近一年,戊肝疫苗令厦大大出风头——去年1月份,科技部在北京宣布,世界上第一个预防戊型肝炎的疫苗获准上市,它主要由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厦大科研人员,历经14年研制而成。

  相比较“第一”,内行人其实更感兴趣的是:这一戊肝疫苗研制的最关键发现和技术均由厦大研究人员自主完成,是我国罕见的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高度垄断性的源头创新性生物药物。目前我国生产的很多生物药物(包括乙肝疫苗)的核心技术都是国外的。

  不仅如此,这支疫苗还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研制出的,它也是世界上第三个基因工程病毒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在研制技术难度和安全性方面远非传统疫苗所能比拟。

  科技部因此说,这是我国疫苗领域原始创新的一个里程碑。

  戊肝疫苗的光环背后,也有同样精彩的故事。这一疫苗的研制,花费了5亿元,扣除建工厂等,至少有上亿元的科研经费来自于养生堂——养生堂从2000年就开始资助厦大开展戊肝疫苗研究。

  令外界奇怪的是,13年前,厦大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夏宁邵带领的这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养生堂何以把赌注放在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研究团队上?

  养生堂公司总裁钟睒睒早前向本报揭开谜底。1999年,养生堂开始寻找生物医药项目进行风险投资,钟睒睒说,我提出的条件很特别:要有理想,有热情。

  有人向他推荐厦大,来到厦大后,钟睒睒选择在月黑风高之时,物色他的风险投资对象——要么在夜里十二点潜入厦大,为的是看看哪个实验室的灯光还亮着;要么大半夜里打电话到实验室,看看有没有人接,接了之后,话筒那边是否背景嘈杂,乱哄哄的忙成一片。

  那时经常工作至深夜的夏宁邵团队就这样进入钟睒睒的视野。不过,当钟睒睒带领他的团队到厦大论证后,除了他,其余的人都不同意把钱砸到这支看上去无比青涩的团队上。

  钟睒睒说,也不能怪他们。夏宁邵当时35岁,还是讲师;团队中的另一个主要负责人张军更小,只有27岁,他们手下也就几个研究生。

  夏宁邵当时的一句话让钟睒睒下定投资决心——他说:我们起步比别人晚,条件不如人,我们唯有更辛苦。

  养生堂自此和厦大走上科研合作的甜蜜之旅,直至今天。

一项指数

  根据上一年度中国在《自然》及其子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为参考,对中国的科研机构进行排名统计的“中国自然出版指数”中,厦大从2009年的第11位上升至2011年的第6位,被称“以咄咄逼人之势进入中国自然出版指数”

一个名为“中国自然出版指数”的数据近年风行起来。这一指数由全球最著名的两大学术期刊之一的《自然》发行方——自然出版集团(NPG)发布。当然,并非“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个指数也只是参考,但是,它提供的是另外一个看中国大学的角度。

  每年,自然出版集团以前一年中国在《自然》及其子刊上发表的包括论文、快报和综述在内的文章数量为参考,对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城市进行排名统计,发布“中国自然出版指数”,并提供分析报告。

  最近的“中国自然出版指数”2012年发布。它显示,2011年厦大位列中国十大科研机构的第六位,仅次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由于来自于厦大的独家贡献,厦门市名列中国十大基础科研城市的第七位。

  厦大在三年内连上五个台阶——从2009年的第11位上升到2010年第10位,再到2011年的第6位。

  在亚太地区,去年,报告公布了前200名的科研机构名单,厦大从2011年的第38名上升至2012年的第25名。

  报告认为,厦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近些年在科研质量上的飞速发展——自2008年第一次在《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论文开始,厦大每年都有稳定的贡献,过去五年每年保持25%的匀速增长。报告因此点评“厦大以咄咄逼人之势进入中国自然出版指数”。

  报告还提及厦大的“科技孤岛”现象。即和很多上榜的中国大学不同的是,厦大每年在《自然》发布的文章中,绝大多数都是由厦大的科研人员独立完成的。

  报告说,这说明厦大和其他科研机构相对孤立。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厦大有能力在自家院里完成一系列的研究。

  过去五年,厦大在《科学》和《自然》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九位,论文总被引次数居全国高校第四位。

两份榜单

  在教育部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中,厦大学科入选数位居全国高校第15名——这一榜单被认为是对目前社会上层出不穷的高校排名的“重大矫正”;在美国科技信息所推出的另一同类排行榜中,厦大位居14名

  这些在世界顶级刊物发表的论文,是厦大科研实力和水平提高的具体体现。而支撑起这些成果的,是一所大学的学科力量。

  有两份权威的榜单可以来佐证这所高校的学科力量:一份是教育部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另一份是由美国科技信息所推出的一项文献评价分析工具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首先,年初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中,厦大共有24个一级学科参加评估。在这些学科分别进行的排名中,厦大有5个一级学科进入了前五名,另有11个学科进入了前十名,入选数位居全国高校第15名。

  这个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2年学科排名,被认为是对目前社会上层出不穷的高校排名的“重大矫正”——和目前高校排名榜强调院士数量、科研经费、论文数量等“一刀切”的指标不同,它根据学科特点设计了不同的评价指标,而且,在学校评价中强调质量、淡化规模,鼓励专利成果转化,增加社会服务和职业道德评价指标;对论文评价不只看SCI论文的数量,还结合论文查阅次数、高水平论文数量、博士论文抽查等,更重要的是,这一评估据称不收任何费用。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是另一个排行榜,它是美国科技信息所(ISI)推出的一种深层的分析评价工具,根据期刊的论文发表数和引文数据,提供对科学家、研究结构、国家/地区和期刊论文排名的数据,确定特定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影响力等。

  在最近一次ESI公布的数据中,厦大有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入选数并列全国高校第14名。

 

  (载于6月19日《厦门日报》第六版“回眸·跨越——维多利亚老品牌vic119第十次党代会系列报道3”)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