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English
 

科研成果

我院夏宁邵团队揭示EB病毒治疗新策略:多靶点抗体组合协同增效阻断EB病毒感染

时间:2023年12月13日

来源:

浏览: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常见的人类疱疹病毒,也是首个被证明可诱发癌症的人致瘤病毒。其与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种淋巴瘤及上皮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我国两广地区高发的鼻咽癌。全球每年发现EBV感染相关的肿瘤病例超20万,死亡病例超14万。此外,EBV感染还可引起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最新报道还提示EBV再激活与长新冠相关。EBV在成年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达95%,一旦感染可终生潜伏。其主要通过其表面多种包膜糖蛋白的不同搭配组合实现对人上皮细胞或淋巴B细胞的感染。糖蛋白gp42是EBV感染淋巴B细胞的关键分子,而糖蛋白gHgL在EBV感染上述两类细胞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发现靶向gp42和gHgL高效中和抗体并解析其中和机制从而实现对EBV感染的阻断,是研发靶向EBV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重点方向。

我院夏宁邵团队首先遴选出三株能抑制EBV感染的高效中和单抗,分别是5E3(兔源单抗,靶向糖蛋白gp42)、10E4(兔源单抗,靶向糖蛋白gL)和6H2(鼠源单抗,靶向糖蛋白gH)。为探究这三株抗体的抗病毒治疗潜能,研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体内外评价和机制解析实验。在淋巴B细胞体外感染模型中,证实5E3具有高效中和活性,将三株抗体彼此两两联合都能实现协同中和,且三抗体组合实现的协同中和效价最佳在上皮细胞体外感染模型中,证明了10E4与6H2联合具有协同中和效应在人源化小鼠感染模型中,证明了5E3单独使用或基于5E3的三抗体鸡尾酒疗法均能有效抑制小鼠外周血和脾脏中的病毒拷贝数,保护小鼠免于因EBV感染导致的小鼠免疫细胞比例变化、体重下降和脾脏肿大,甚至死亡。为解析上述多靶点抗体协同增效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制备了gp42、gH、gL三个糖蛋白与四个单抗的七元复合物,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出分辨率为3.59Å的三维结构,以发掘具有重要价值的表位结构信息。其中,gp42中和抗体表位结构信息EBV研究领域是首次报道。同时,研究团队也证实糖蛋白gp42能够诱导产生优势的EBV中和单抗。最后,基于糖蛋白结合、膜融合以及受体阻断等实验方法,研究团队系统阐释了gp42、gH、gL特异性中和抗体分别通过受体阻断、诱导蛋白变构以及膜融合抑制等多种途径实现协同中和的分子机制。综上所述,该研究揭示了EBV表面糖蛋白诱导的多靶标中和抗体在阻断EBV感染细胞中具有协同增效作用,EBV抗病毒药物研发的提供了一种新策略,也有助于指导EBV疫苗的理性设计。

近日,该研究成果以题为“Non-overlapping epitopes on the gHgL-gp42 complex for the rational design of a triple-antibody cocktail against EBV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Cell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这是维多利亚老品牌vic119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继合作发现首个高效抑制上皮细胞与B细胞EBV感染的gB中和抗体表位(PNAS2022)后在EBV抗体治疗与疫苗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新成果。国家工程中心洪俊平、刘丽琴、吴倩、陈开允、魏冬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钟玲、张琬琳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国家工程中心夏宁邵、陈毅歆、郑清炳,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重庆医科大学张晓,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淼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

1.Cell Reports Medicine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medicine/fulltext/S2666-3791(23)00490-1#secsectitle0225

2.PNAS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02371119

(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