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English
 

科研成果

我院刘刚教授团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时间:2019年08月26日

来源:

浏览:

2019年7月8日,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JCR 1区,IF 15.621)刊出了我院刘刚教授团队发表题为“Fe(III)‐Porphyrin Sonotheranostics: A Green Triple‐Regulated ROS Generation Nanoplatform for Enhanced Cancer Imaging and Therap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到合成了一种新型声敏制剂,为声动力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年来,通过金属离子和药物分子直接配位超分子组装制备成的药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与其他药物递送体系相比,配位超分子药物制剂能够提升药物装载效率和靶向递送能力;能够使药物具备可调节的稳定性,实现药物可控释放;能够实现药物多功能化,达到协同治疗和诊疗一体化的目的。刘刚教授课题组前期研究了多种金属离子与化疗药物、光敏剂的配位组装机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如基于卟啉和金属锰的体内自组装药物体系(Adv. Mater. 2017, 29:1605928);肿瘤微环境响应的超小自组装体系(J. Am. Chem. Soc. 2018, 140, 14980);利用DPA-Zn和磺酸根配位制备多功能ICG复合物用于肿瘤的基因和光热协同治疗(Angew. Chem. 2019, 58: 269)以及微泡内部原位自组装形成Fe3+/ICG复合物用于肝癌声动力治疗等(Nanoscale Horiz. 2019, 4: 190;申请专利号:201810461899.5)。

基于声动力疗法治疗效率差的缺点以及配位超分子组装的优势,本研究利用金属铁离子与磺酸根高效率结合的能力,合成了新型声敏制剂(NTP),之后在其表面修饰靶向多肽RGD(RNTP),最后负载SOD2-siRNA制成多功能靶向声敏剂复合物(R-S-NTP)。所制备的R-S-NTP可通过提升药物在肿瘤处的蓄积,降低肿瘤细胞内抗氧化物质SOD2和GSH的含量以及产生芬顿反应等多种途径实现高效率的声动力治疗,为声动力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院硕士研究生朱靖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刘刚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904056

上一篇 下一篇